据万家乐时时彩登录网站的报道:
当你“想开始做某件事”、“想坚持做某件事”,此时如何“不靠意志力自动自发去做”,反而才是关键所在。
这种时候,有些用来提升“干劲”的自我启发书,里头就会推荐大家尝试下述方法:
.转换心情。
.想像未来的自己。
.给自己奖赏。
书中介绍的这些手法,都是想让大家换个“心情”与“想法”。
可是正因为没办法换个心情或想法,才会提不起干劲,所以这些方法一点都不实用。
但在另一方面,“干劲”也是大脑研究领域的一环,目前各方学者正不断借由科学手法剖析当中。
大脑科学家池谷裕二和纟井重里共同著作《海马体:大脑不累》一书中提到,当人们想“著手做某件事”时,名为伏隔核(Neucleus accumbens)*的大脑部位就会活化起来,使人充满干劲。
这项主张与过去的观念背道而驰,换句话说,我们并不需要先处理“心情”或“想法”,而是“付诸行动就会充满干劲”。
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,的确一再印证这一点,“提不起劲”这句话,我觉得单纯只是换句话,表示“还没有开始做”而已。
.“提不起劲读书”→还没有开始读书。
.“提不起劲工作”→还没有开始工作。
就本质上来说,“只要开始动手做”,干劲自然就会涌现。也就是说,不管是工作、运动、学习新事物,最重要的还是“最初的第一步”。
这样一来,问题便在于如何刺激我们产生“开始做的契机”,这部分确实是个问题。
然而,人类原本就不是靠“意志”,而是靠“惰性”更容易行动。
举例来说,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下述的经验:
.想要读书,但是随手拿了本漫画看后,就停不下来了。
.休假日一看电视,就一路看到半夜了。
早上起床、洗脸、刷牙、换穿衣服、吃早餐、穿鞋子、开门后上锁,这些都是平日习惯性的小动作,几乎没有人会一一牢记“今天早上做了什么”。
这一连串的动作,全是在惰性下进行,因此大多是在自己毫无意识下行动。所以说,“通常人类大部分的行为,都会自动自发去做”。
看到母语会无意识地加以“理解”,看见下页图的二种线条会下意识“感觉”左方线条比较长。这些反应即可证实,人类的认知及行动几乎都是凭直觉在进行。
当然,人类偶而还是会依“意志”行动。但是对于人类来说,运用意志需要专注力还得努力,事实上是相当费神的一件事。比方说,不能只是“知道”下页的图的二条线等长,想要“确认是否果真如此”,需要付出许多努力。
所以大多数的人,并不会刻意去验证二条线是否等长。即便左方线条真的画得比较长,大部分的人也不会发现。结果当需要意志力“开始动手做”的时候,这种情形将会形成巨大压力,最终才会导致“拖拖拉拉无法开始进行”、“无法坚持下去”的状态。但是,这时候反而才能顺手推舟,反施其计。
总之,当你“想开始做某件事”、“想坚持做某件事”,此时如何“不靠意志力自动自发去做”,反而才是关键所在。
只要营造出“这件事非做不可的状态”,相信就能不靠意志力,让自己开始自动著手行事了。
持之以恒的能力,并不是少部分的人才能具备的特质。主要看你有没有决心去做,因此我想到了下述的“自动化秘诀”。
1.尽可能减少行动的选项
想完成某些工作时,身边最好不要放置任何物品,也不要连上网络。譬如说,手机放在身边就是十分糟糕的状态。
图/仅为情境配图。取自pexels
希望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时,其实更适合请孩子待在选择较少的客厅,并不适合待在放有玩具的儿童房或是有电脑的书房、有床的房间等。
以我个人的例子而言,过去我在写企画案时,坐在公司的个人办公桌上会忍不住想去回复电子邮件,或是会想找本书来看,所以经常躲在会议室里,营造一个“我只能写企画案的状态”。
注意力、意志力都是有限的,选择愈多,就会让人迟迟无法开始行动。
2.做好著手工作的准备
使用电脑工作,已经变成稀松平常之事,不过手写对于“著手行动”其实十分有助益。
尤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,用手写会比打键盘更容易“开始动手做”。
我有一位从事部落客的朋友,就习惯将文章刻意“写在笔记”上,接著再用电脑重打一遍。他说:“手写比较容易开始投入工作。”
3.事先在身边备妥可能需要的资料及工具
工作到一半寻找需要的资料时,会演变成认真打扫办公桌的局面,结果什么事都无法完成的人,想必不在少数。
工作会中断,多数是因为分心到其他事物上了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形,切记一定要事先备妥可能会用到的资料。而且“动手”进行准备工作,也时常能激发出一个人的干劲。
举例来说,过去我有一位研究室的伙伴,他便将“备齐实验必需器具”视为一种激发干劲的仪式。这样一来,他才能开始顺利地投入工作当中。
另外,想要读书也能用点小技巧,好比搭车时将手机收进包包里,然后事先将书本拿出来,这样就一定能“读到书”。这些也算是“自动自发”的一种手法。
4.小睡片刻
图/仅为情境配图。取自shutterstock
疲劳导致注意力或意志力涣散时,抽空“小睡”十分钟左右,意志力就能神奇地获得改善。当你“怎么做都提不起劲”时,不妨试试这个方法。等你睡醒时,保证你会惊为天人,能够开始著手工作。
过去在日本工作时间午睡的人会遭解雇,不然至少也都会受到严厉的惩戒处分。但在现今日本的职场中,并不会有如此限制。
美国更有许多雇主,认同只要午睡26分钟,业绩就能提高34%,注意力也会提升54%的研究报告,因此有许多企业开始希望从业人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,甚至有多数企业在职场设置了午睡指定空间。
5.编列待办清单安排行程
当人处于“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”的状态下,很难采取行动。所以,事先将必须完成的工作编列一览表,就能“让自己自动自发”。
所以才会说,最好在前一天或早上,规划今天一整天的行动,安排行程。另外,像是“每天几点开始执行”,像这样安排固定时间的例行公事,也是很有效的作法,能够长时间维持一种习惯的人,通常都一直在执行某些例行公事。容我重申,维持干劲的秘诀不在于意志力,而在于“自动自发”。
能够坚持下去的人,并非意志力格外坚强,而是能够自动自发完成工作、循序渐进达成目标的人。
本文节录自:《》一书,安达裕哉著,卓惠娟、蔡丽蓉译,方舟文化出版。
关键字: 、